活动目标
1.感知茶的清香、甘甜,知道喝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。
2.尝试沏茶、品茶、敬茶,初步了解饮茶礼仪。
3.初步感受中国的茶文化,萌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和热爱。
活动准备
1.经验准备:活动前幼儿调查家人最爱喝的茶,能根据茶色区分红茶、绿茶、花茶。
2.物质准备:有关茶艺表演的课件,悠扬的古筝乐曲,沏茶用的茶具一套,茶杯若干,幼儿准备自己喜欢喝的茶叶。
活动过程
1.以猜一猜的形式引入主题,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。
指导语:请大家闻一闻、猜一猜,杯子里盛的是什么?
教师沏好一杯热茶,逐一拿到幼儿面前,请幼儿闭上眼睛闻一闻、猜一猜是什么东西。
2. 观看视频:茶艺表演,初步感受茶艺表演的优美。
(1)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,知道喝茶对人体的好处。
提问:你的家人最喜欢喝什么茶,为什么大家喜欢喝茶?你认识哪些茶具?你知道怎么沏茶吗?
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回答并小结:喝茶能促进新陈代谢,助消化,解油腻,解除疲劳,提高工作效率,它也是人们交流的工具,聊天的好伴侣。
(2)播放视频,引导幼儿欣赏优美的茶艺表演。
提问:你从视频里看到了什么?知道了什么?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?
教师可以采用个别、小组、集体的方法鼓励幼儿就自己观看到的内容大胆表达。
小结:在茶艺表演中,我们能欣赏到古典清幽的传统音乐、悦耳动听的茶艺解说、茶艺师的精彩表演,中国的茶艺表演是我们中国茶文化的一种精神享受。
3. 体验游戏:香香的茶,体验沏茶、品茶的乐趣。
(1)教师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种茶叶,尝试自己沏茶。
指导语: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开水、杯子和茶叶,我们也来尝试给自己泡一杯香喷喷的茶。
教师帮助幼儿倒水,引导幼儿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,同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。
(2)师幼间相互品茶,体验喝茶的乐趣。
指导语:泡好茶以后,我们先闻闻它的香味,然后小口尝一尝,再体会一下清茶入口的感觉,把你们的感受告诉老师和同伴。
教师指导幼儿待温度适宜时请幼儿相互观察颜色、闻闻气味、并一边品尝一边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茶。
4. 情景模拟:请您喝茶,引导幼儿简单了解喝茶的礼仪。
(1)提问:你知道喝茶的礼仪有哪些吗?
教师小结:喝茶可以增进人们的友谊,客人来了,敬上一杯茶,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。为客人送茶时,茶不要太满,水不宜太烫,应双手递给,会用礼貌用语请您喝茶,喝茶的客人双手接过,点头道谢。这是世代留下来的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,传统的仪式。
(2)幼儿学习给老师敬茶、幼儿互相敬茶。
(四)活动延伸
有条件的幼儿园,可以带幼儿参观附近的茶园,观察茶树、看采茶、学采茶;也可以到茶场观看茶叶的制作过程。创设小小茶楼,开展关于茶的角色游戏。
我大学时学过《茶文化》这个课程,它包括范围很广,从茶的历史发展,民族茶俗,茶歌,茶文学,茶制作,饮茶习俗,到茶道,茶艺等等十六个方面的内容...
如果只是写400字作文,我建议你写一篇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与茶有关的事情,如:采茶,制茶,泡茶,品茶,观看茶艺表演,民族茶艺展示。通过描述这件具体的事情,再叙述与之有关的茶文化,如:某少数民族有这样的习俗,在某个时期,在我国的某某区域出现过这种习惯,然后感慨,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,就ok啦。
请注意:你描叙的你与茶有关的事情是点,与之对应的茶文化是面,点面结合,才能在短短400字中把茶文化写出血肉,不然写出的文章就是口号了。
本次文化节的主题是“自在人生 慈悲情怀”,以朝拜、法会、论坛、创作、会展、体验等多种形式展现观音文化的起源发展。欢迎大家一起参加
要让多数人参加,就要有互动节目。或者说是主持人掌控局面
可表演小品,让同学们通过表演传递民俗信息,了解民俗文化
有奖问答穿插其中,活跃气氛
民俗文化一般跟饮食都有关系,告诉大家在过节时的传统食物怎样吃才更有味道,这一环节可命名为我来教你吃 .表演有关民俗或传统文化的节目
2.发表有关这些内容的演讲
3.开展多人互动游戏,如猜字谜等
4.展示有关民俗或传统文化的东西,如剪纸 示例1:“民俗文化”知识竞赛。组织者先设计竞赛题,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抢答,最后给优胜者颁奖。
示例2:传统节日风俗短剧表演。先按小组确定表演主题,然后角色分工、组织排练,最后班会上依次展示。
现代人对茶钟爱有加,从饮茶上升到品茶,讲究茶艺茶道。
何谓道?我的理解首先是道理,茶道也就是通过品茶能悟出什么道理;其次是道路,茶道即是通过品茶使人找到轻松愉悦以及更高的精神感受。所以,茶道应该回答的是怎么品,能品出什么的问题。
吴觉农先生认为: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,是一种艺术,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。周作人先生的理解忙里偷闲,苦中作乐,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,在刹那间体会永久。一日本茶文化专家说, “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,茶道是至心之路,又是心至茶之路。
“道由心悟” ,必须用心灵去悟茶道。
在中国饮茶方式很多,主要根据用途而定。在茶中加适合自己口味的调剂品,讲究的是茶的营养,加些特殊药材就成了保健茶。这叫“混饮”;另一类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,只用开水泡茶,叫“清饮”。当饮料用来解渴,可大碗海喝,称之为“喝茶”。注重色香味,讲究水质和茶具,喝时细品,称为“品茶”。当讲究环境、气氛、音乐、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时,称为“茶艺”。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、伦理、道德,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、品位人生、参禅悟道,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洗雪,这是饮茶的最高境界——茶道,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,而且注重精神内涵。
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?我国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“廉、美、和、敬”,即“廉俭育德,美真康乐,和诚处世,敬爱为人。”“武夷山茶痴”林治先生认为“和、静、怡、真”是中国茶道的真谛。而我推崇静、净、境、径。
静为本。茶须静品,心境和缓,宁静安逸,修身养性,“静”为品茶前提。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?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味人生?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?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洗雪精神,锻炼人格,超越自我?答案只有一个——静。茶道也以静为美。静山之美,静水之美,静夜之美,在静中才能真正感悟流之韵,体会动之美。
净为先。泡茶要洁净之水,干净器具,品茶要有洁净环境,更需人有洁净心灵,达到内外融合化一。清茶不完全表示茶之淡,也明示人际的浓淡适中,保持良好情谊。
境为美。境为情境、心境。沏茶的过程很有讲究,那一举手一投足的套路和悠然神态,就是一种美的享受。而先人们将茶人的身心享受归纳为“怡”,我却叫其境,不同的人理解不同,所以进入的境界不一。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,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心田和肺腑的每个角落时,心灵便显得空明,精神得到净化。
径为归。归什么?归真,归理。 “真”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。讲究的是真茶,真水,真人,真理。不仅包括茶的真香、真味,器具的真竹、真木、真陶、真瓷,每一个茶事环节的认真和求真,还包含了对人的真心,敬客的真情,说话的真诚,闲逸的真静。追求情之真,即通过品茗述怀,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,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。追求性之真,即在品茗过程中,真正放松自己,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,放牧自己的天性。追求道之真,即追求对“道”的真切体悟,达到修身养性,品味人生之目的。
茶道可雅俗共赏,不同地位、不同信仰、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。贵族讲“茶之珍”,意在炫耀权势,夸示富贵,附庸风雅。文人学士讲“茶之韵”,托物寄怀,激扬文思,交朋结友。佛家讲“茶之德”,意在去困提神,参禅悟道,间性成佛。道家讲“茶之功”,意在品茗养生,保生尽年,羽化成仙。普通百姓讲“茶之味”,意在去腥除腻,涤烦解渴,享受人生。
周游各地,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,大街小巷都会林立很多极具东方特色的茶楼雅室,茶道已经从文化及传统中走出来,变成一种经济媒介,相信,在文化与经济的共触中,中国茶文化一定会在时空的流转中散发永恒的魅力。